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公民意识 - 具体目标 4.7

到 2030 年,要确保所有学习者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保证他们能够通过可持续发 展教育、可持续生活方式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倡导和平和非暴力文化教育、全球公 民身份教育,并理解文化多样性及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藉此来推进可持续发 展。

CREDIT: ESB Professional/Shutterstock.com. A young boy holding a globe.

关于全球指标落实情况的报告,以83个国家的情况为参照,这些国家参加了关于1974年教科 文组织《关于促进国际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书》实施情 况的第六次磋商。80%以上的国家报告在学生评估中纳入了建议书的指导原则,几乎所有国家均 报告在教学课程中加入了这一内容。但仅有17%的国家在在职教师教育计划中充分体现了上述原则 (图13)。

图13: 仅有17%的国家在其在职教师教育计划中充分体现了人权和基本自由原则

国际教育协会国际公民和公民意识教育研究(2016年)分析了基本属于高收入国家的24个国家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理解、态度、感知和活动情况。约35%的学生获得四级分数中的最高分,表明能 够将社会政治和组织程序与对其起支配作用的法律和制度机制的程序联系起来,13%的学生得到最低 一级分数或更低。

在2009年和2016年的两轮调查当中,11个国家的得分显著提高,没有国家出现明显退步。参与 者对平等权利的认同和对民族/种族群体持积极态度方面也有改善。女性、比较关注公民和政治事务 的学生和公民知识层次较高的学生,所持态度较为积极。与积极态度最相关的个体差异涉及到对学 校工作质量的认识,例如师生关系、学校中的公民教育和开放程度以及课堂讨论。

去年